长沙动画文化在社会中的理解制作及动画系列
第四节 动画的文化体验 当电视、电影显示出作为一种传播工具而存在的意义时,动画是作为一种艺 术形态而存在的。记得库利在《人类本性与社会秩序》一书中作比喻,人类生命历 史的进程犹如同一走向的一条河流和沿着这条河流的一条公路。河流里传递的 是生物种质,是遗传或动物传递;公路上传递的是语言、交流和教育,是信息传播 或社会传递。自然生命渊源于种质传递,它通过交配与抚育的过程完成;社会生 命起源于信息传播,它通过体态和语言的交流实现。河流最先出现,是公路产生 的前提和基础;公路出现较晚,是河流的丰富和发展。这表明,人类的自然生命在 种质传递中具有一定的稳定性和复制性,而人类的社会生命在信息传播中则具有 较大的可塑性或可教育性。 齐骥著.动画文化学.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9.10.·动画一方面依靠各种适合自身的媒介进行传播, 在传播的过程中不断完善, 另一方面实现着媒介的融合,网络、电视、电影等不同的介质,都成为动画文化的 载体,在丰富的媒介环境中,动画文化不断得以渗透,使其成为一种社会认知,成 为一道生活风景,更撑起一片心灵体验的宁静港湾。
一、在社会中理解动画文化 在动画文化的建构中,大众文化的植人性渗透,不仅成为动画文化产品和服 务本身的消费对象,同时也解构和创造着动画文化本身的取向。正如豪赛尔所 指出的,“在大众文化的时代里,艺术的商品化所表明的不仅是可售的,可能获 得最大利润的艺术品生产的努力,而且更是为了寻找一种规范的形式,通过应 用这种形式,一个类型的艺术品能够以最大可能的规模出售给适合此类产品的 公众。
”① 动画作品不可避免地融入社会、折射社会,并且以其独特的方式呈现真实。 “透过神话的建立和实现,让世界未可知的隐秘存在意义,得到凭靠和寄托,甚至 解放。《风之谷》、《天空之城》等片的神话验证效应就属于此类。寓言结构的运 用,将创作者的理念,以更加隐晦而意味深长的艺术化方式传递。《红猪》、《千与 千寻》将魔幻、虚构巧妙植入真实语境中,在讽喻现实的同时,也让观众为影片的 内在意义而不断思考。
”②文化的力量是一种软力量,社会生活里的动画润色着人 们的生活,也反映着人们的心灵。 动画作品社会化的中级阶段是表达社会现象,呈现出对一些社会问题一定程 度的思索。《喜羊羊与灰太狼》在这方面做出了初步尝试。2009年春节期间上映 的《喜羊羊与灰太狼之牛气冲天》融入春节牛年故事的一些传统文化元素,并以中 国观众的口味,关注很多当下的话题,比如三聚氰胺、山寨,这些话题拉近了动画 片和生活的距离,还有年轻人和小朋友中都很流行的冷笑话,像“动画角色不能 ‘雷人’,但是可以很有趣。”这一编剧上的改变,取得了较好的社会效果,也反映出 符合消费需求在动画创作中的重要性。另外一个社会化的表现形式就是,网络动 画作为动画艺术中相对比较“草根”的一种,一方面给予了大众进行自我诠释的平 台,使得一系列反映普通大众日常生活的动画作品应运而生,另一方面,网络动画 作者的独立化,能够使作者的思想得以自主呈现,而网络受众的年轻化和相对活 .跃,也使得创作的活泼度和开放度较高。语言的生 活化、形象的符号化、情节的社 会化、表意的辛辣化,都让网络动画成为进行真实生活表达的窗口。
‘ 动画作品社会化的高级阶段是进行文化的转移和渗透,类似于《花木兰》和 《功夫熊猫》这样的动画电影是其中的重要代表。虽然这类动画作品并不是以直 接的社会教育为主要目的的,但是其不可避免地在动画作品中融入文化因素,并 且以文化渗透力影响着全球价值取向向本国文化靠拢。虽然它们借助了其他国 家和民族的文化元素作为表象符号,使其更具有亲和力和吸引力,但是动画作品 中的价值观仍旧为“美国式”的文化思维,随着动画作品的全球传播,文化的影响 力便得以渗透。
转载请注明:
长沙flash动画制作公司:http://www.flash520.com/city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