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动画的工业模式简介
19世纪时期的欧洲动画没有像美国一样发展成为
动画的工业模式,但并不是没有探索者的足迹,斯坎迪纳维亚半岛的动画家维克多•柏格达(Victor Bergdah)于1915年曾拍摄过一部九分钟的动画片订rolldryckenl),是关于酒精作用的故事,在当时的票房和评价都不错,但它引起的热潮在瑞典也只维持了几年而已,到1920年就逐步冷却下来。
在俄国,随着电影工业的开始,逐渐出现了一些动画电影工作者和不同凡响的作品。其中有布朗柏姐妹在1925年完成的《中国烽火》(Chinese on Fire),之后就保持每年一部创作,持续了多年。俄国的动画家很快就发现了他们国家的丰富文化遗产是动画创作取之不尽的源泉,包括寓言、童话和传统木偶剧,都是非常宝贵的创作素材。
德国女导演洛特•赖宁格于1926年拍摄的剪纸动画片《阿基米德王子历险记》,被动画史学家认为是世界上第一部动画长片。该片根据卜千零一夜》改编而来,导演使用手工剪刀剪裁出她的角色,用线做铰链连接角色各个身体部件。拍摄时将角色置于一个玻璃台上,灯光从下方投射,摄影机从上方拍摄。每帧曝光画面间角色的位置只作细微的变化,从而连接成一系列完整的动作。该片使用35毫米胶片拍摄,长达65分钟。该片是有声电影诞生前夕的一部典型的默片,每一个段落中间插入了德文字幕解释剧情(见图2—18)。
20年代战后的欧洲,随着各种思潮的出现,促进新的美学观念的诞生和相应技术的开发。抽象艺术运动使动画艺术家专注于对元素的运用与开发,引发了蒙太奇理论的建立,对视觉艺术造成很大影响。这个运动也受到包豪斯设计学院理念的影响,其主旨在改变和统一艺术的规则,包括设计、建筑、戏剧和电影。非具象、抽象前卫的动画在此运动的影响下应运而生。在俄国出生后来旅居法国的画家舍维吉、瑞典的维京•伊格林(Viking Eggeling)以及德国的奥斯卡•费辛杰(OscarFischinger)、汉斯•瑞克特(Hans Richter)、华特•鲁特曼(Walter Ruttmann)等,都是运用动画追求艺术形式的画家。例如瑞克特的动画中重复出现的几何建筑图形,在不同节奏下作角度以及大小远近的变化,观者有如体验动态观赏建筑物的经历,沉浸在其发展的动作逻辑、美感和连续的韵律之中。
转载请注明:
曲靖flash动画制作公司:http://www.flash520.com/city109/